她被“新型不孝”深深困扰:父母太天真,我太累了
问题:如何才能天天看到这种故事?
答案:右上角的“关注”,轻点即可,无需太用力。
最近,有一个词突然火了。它叫做“新型不孝”。
31岁的朱迎晓,就是父母眼中“不孝顺”的典型代表!
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,以及他们的无限索取,已经让朱迎晓即将崩溃。

一、快点转钱!
大学毕业后,朱迎晓一直在北京的公司里,做前台接待。
前几天,他的父母给她打来电话:“迎晓啊,你在北京这么多年,也攒下不少钱了。你弟弟呢,已经25岁。
我们打算年底把他的婚事办了。现在还差三、四十万。这样吧,你这个做姐姐的稍微表示一些,拿出20万元来。
还打到我的那张卡里。当然,如果你不急着花钱,再多打一些钱也可以。
我和你妈年纪大了,也赚不了什么钱。如今家里就靠你们姐妹了!”
朱迎晓已经记不清这是父亲打来的第几次电话,这些年里,每次父母打来电话,寒暄几句后,必定会开始张口要钱。

二、父母认为她在天堂“挖金子”
每次过年回家,父母总要拉着朱迎晓在亲戚们面前炫耀一番:
“老李,没让你家闺女上大学,现在后悔了吧?
看看我闺女!我和她妈辛辛苦苦供她上大学,现在在外面轻轻松松赚很多钱。”
老李满是羡慕:“你们两口子有福了!
现在你的孩子全都大学毕业,可以赚钱给你们养老了。你们还种什么地啊?人家城里人,到了五六十,都有退休金。
你们老两口也都五十多岁了。啥也别干了,直接在家里退休吧。让孩子们每月给你们钱养老!”

三、她实际是在“渡劫”
朱迎晓经常暗自落泪,她实在是太难了,而且有苦说不出。
一个没有资源背景的大学生,刚进入社会,能干点什么呢?
朱迎晓仍然记得,自己刚毕业时,工资只有三千多。减去房屋的租金、水电费等日常开销,她还要每月寄钱贴补家里。
这么多年来,虽然她的工资在逐年上涨,但是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实在是太多了。
她已经面临公司裁员的风险。
再想到自己已经31岁,却依旧单身。朱迎晓在夜晚,经常泪奔。
这些年,她无数次给家里寄钱。但是,她的父母仍旧对她十分不满。
她的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:“你现在每月工资八千多,一年就是八万多。你在北京已经干了9年了。那就是72万元!

你一个姑娘家,自己一个人,也没什么花销。
即使你9年花了10万元,那也应该存了62万元!况且,你一个人也不可能花的了10万元。
我和你妈在村里,两个人一年的生活费,撑死也就两三千元。
你攒了那么多钱,给家里总共才寄了二十多万。
你太不孝顺,太亏心了!”
四、彩礼钱你必须出
昨晚,朱迎晓的父亲再次打来电话:“迎晓啊,让你给我转钱。这都已经3天过去了,那20万怎么还没到账呢?”
朱迎晓犹犹豫豫地对父亲说道:“爸,我今年也31岁该结婚了。我需要给自己留点嫁妆钱。而且,现在工作压力挺大,万一被辞退了。我也需要留点生活费!”
她的父亲听完,心里感觉很不爽:“嫁妆?按照咱们村子里的规矩,两个人结婚,女方的嫁妆就是几件电器。那才值多少钱?我早给你准备好了。

你总不会想着把钱存着,结婚时直接带到男方家里吧?
我跟你说,你这就糊涂了!咱们村里离婚的有多少?你把钱自己留着结婚,留着留着就成了男方家的钱了。
你应该把钱给我和你妈,我们能坑你害你吗?”
“我已经给家里寄了不少钱,弟弟这20万,我给不了。”朱迎晓继续坚持着。
结果,她的父母就彻底暴怒了:“你这孩子怎么这样?还没开始让你给我们养老呢,你就推三阻四。将来我们老得不能动了,还能指望你吗?
我也不跟你废话了。要么你就赶紧把20万结婚钱转过来,要么这个家,你也不别回了!”
五、“不孝”的根源
朱迎晓的经历看似很离谱,但实际上,这种事情在生活中经常上演。

原因很简单:
很多父母总以为孩子进入社会后,是在“挖金子”,是在“直奔人生”。
在他们眼中:自己辛辛苦苦大半辈子,供孩子们读完大学,任务就完成了!就可以等着孩子衣锦还乡,扬眉吐气了!就可以等着他们不断赚钱孝顺自己了!
但是,他们不知道,那些进入社会但毫无资源背景的孩子,大多数生活都特别艰难。
这就导致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:
1.家庭贫困的父母,会不断向子女索取财物,这是天经地义的。如果子女不回报自己,那就是“白眼狼”,那就是不孝!
2.儿女在外的艰苦,不被父母理解。儿女们省吃俭用去回报父母,却总不能满足他们的“越来越大的胃口”。
疼哭了的故事屋:
记录生活故事,每日优质原创。
我是疼哭了,我们一起爱生活!
喜欢就点个关注吧!我们明天见……

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,并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本站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